同样36岁,有些人在迷茫和徘徊中虚度,而有些人已经开始为人民服务

这两天各个群和微博都被一个新闻刷屏了,一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赢得选举成为美国波士顿的新市长,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各大媒体都在针对这一事件发表评。引爆这条新闻的要素共有三点,均颠覆了人们的普遍认知,分别是年轻、华裔和女性。抛开政治不谈,Michelle Wu的事件给我带来一种蛮深刻的感触,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初到美国时甚至不会说英文,而她却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你能够从照片中看到她眼神里的温柔和坚定。我很好奇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到底她获得了什么样的力量。我们都知道人生哪有容易可言,同样是36岁,有些人仍在迷茫和徘徊中虚度,而有人已经当上了市长开始为人民服务。

前两天我面谈了一位intp型的孩子,正是由于自身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内心敏感的她在学习和生活方式上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她的想法天马行空且灵思泉涌,但随性的态度面对当前的教育环境却始终无法匹配。人越早的知道自己人生目标,这和了解自己同样重要。身为父母无法改变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却可以围绕孩子的目标营造一个适宜的家庭成长环境。

我们绝不可忽视环境的力量,它可以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生,反之亦可毁灭。如果把一个人比喻成文章,那么环境就是篇文章的上下文,写文章时上下文决定了中间的内容。即便是同样的种子,种植在不同环境的地里得到的产量也完全不同。这个intp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却不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未来缺乏想象力。其实这是一个简单又复杂并且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终影响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是整个人生,就像蝴蝶效应一样。

诚然,学习不能代表或决定人生的全部,但是在大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学习却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的逆商、适应性以及主动式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这样一个因果悖论反复上演,如果人们能在最适宜的阶段就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要拖到未来去付出更多倍的努力,甚至不一定能达到呢?因为当下的自己缺乏对未来的视觉化呈现,好的人生是先有果后有因。人们只会相信自己看到的,哪怕只是在脑海中看到,大脑很难区分现实和想象。所谓成长,就是通过提升认知来丰富自己想象力,进而在脑海中不断修正并清晰人生目标的过程。

人们围绕目标产生的内驱力、生涯规划、人际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可是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个人都有义务或兴趣了解你,一个专为自己打造的成长环境更是无从谈起。正如孙子兵法所云“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真的没有资格成功,因为目标也会因为缺少了重要基石而变得虚无。

观察那些在失败与挫折中开始学着总结教训的人,其实从吾日三省吾身式的自我觉察开始,他们就已经推开了成长的大门,而这之后摆脱陷入内卷的第一个台阶就是去了解自己。一个人学着了解自己应该从清晰价值观、性格偏好、行为习惯、目标使命开始,了解他人则是通过90%的倾听加上10%的提问所产生的对话。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团队成员,即不要做一个老好人以为的包容忍让,也不要做冷酷无情的将军只管浪遏飞舟,而是要在迈向目标的过程中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用自己的温柔与坚定来面对,相信那些机遇正在这样的背景下会层出不穷的冒出来。

于是乎,当一个人真正走完了这个过程,就会掌握创造适宜环境的方法,并且通过对话去改变这个世界。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加入QQ群聊

入群验证 intobeta.com
QQ群:325698355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